肖文陵
教授、碩士生導師
碩士、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主任
社會兼職:
中國美術家協會服裝設計藝術委員會秘書長
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
北京市服裝紡織行業協會設計師分會副會長
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客座教授
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 客座教授
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協會中國地區專家委員會委員(ICAD)
研究方向:服裝設計的程序和方法研究
學術主張:
本課題的研究拒絕搬用一切先驗的知識和方法論。
研究的基本內容:基于特定的社會語境,厘清需求與造物、認知與設計、設計方法與被造物本質的內在聯系。以本體為中心,剖析認知與設計的基本結構及特征,明確服裝設計的相關知識內容及服裝設計的邏輯和程序。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,進一步解析設計概念與被造物本質的關系,同時,探究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,建立有價值概念以及視覺化概念的基本結構、途徑和方法。
本課題的研究旨在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服裝設計創新體系。該體系的縱向結構能夠充分體現需求與造物的閉合性和循環性關系,同時,其橫向結構能夠解釋縱向結構的基本特征,并且,這種解釋具有鮮明的指向性和唯一性。因此,其縱向結構相對穩定,而橫向結構是動態的。橫向結構解釋的話語即是本課題研究的核心。
學術成果:
本課題研究的20余篇文章在相關國際學術活動和專業刊物上發表,其中學術論文8篇,如:“碰撞—對服裝設計教育的一次思考”,《中國美術館》,2006年第7期;“在實用和理想之間——中國當代服裝設計教育的兩種傾向分析”,《國際高等院校服裝設計教學高層論壇論文集》等。主編“十一五”《服裝設計》系列教材。
2009年,《皮草設計》課程,榮獲教育部紡織服裝學會頒發的教學成果二等獎(課程負責人);輔導本科生、研究生參加國際、國內重大專業賽事獲獎百余項,如:輔導研究生張立川同學的畢業設計作品《仲夏夜之夢》,榮獲“第十一屆全國美展”設計類金獎;1999年—2001年,本人連續三年榮獲全國皮革服裝設計大賽金獎;2000年,榮獲印度CIAE國際服裝設計大賽金獎及年度國際設計家獎;2001年,被評為中國十大皮革服裝設計師。
科研項目十余項,如:2008年,《奧運北京出租司機制服設計》(項目負責人)、2008年,《奧運北京運輸司機制服設計》(項目負責人)2003年,《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制服設計》(項目負責人)等。
2006年,服裝設計作品《HAND》,入選第二屆“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”;2010年,服裝藝術作品《最后一件衣服》,參加“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師生作品展”等。
教學情況:
本科教學
服裝設計、服飾設計、畢業設計、服裝人體素描、時裝畫技法
研究生教學
服裝設計的程序和方法研究、服裝設計應用研究